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其他类型>穆十娘,她权倾朝野> 第七十二章 看中了穆家六郎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七十二章 看中了穆家六郎(1 / 2)

玉泉观。

楚夏两国文化同出一源,皆有浓厚的鬼神宗教元素,故而从两国皇帝、朝中众臣,到普罗百姓皆笃信鬼神祭祀之术。

其中夏朝更笃信佛教,不仅朝堂上下人人信佛;能极大程度左右朝政的历代大祭司,也都拥有着佛教身份;更是曾有一任皇帝继位三年,就大彻大悟剃度出家了。

在高层潜移默化的影响下,夏朝民间信佛风气更是浓厚,佛庙可达到千步一座。

‘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’,便是这一佛教盛景的真实写照。

而大楚朝则更尊崇道教。

不仅历代楚皇步入中年后,都会重金寻海外仙人得道高人,为其开炉炼制丹药,求长生不老返老还童。

楚京城的高门显宦,家中也都养着道士,每逢红白喜事、家人重病、小孩出生等事,除却大办宴酒广邀宾客外,还必会做一两天法事。

此等崇道风气之下,大楚民间道观家庵堪称泛滥,随处可见简直数不胜数。

玉泉观原本是一个京郊小道观,全观上下仅有一个祖师、三个大师与六七个徒弟,香火也只限于道观周围百来户人家,日子过得半死不活。

但不知是不是祖坟冒了青烟,这一小道观一日竟忽然走了狗屎运,救了出宫办差遭人暗算的陛下近侍路公公。

路公公为表示感激,寻了个机会,便将观里的一味灵丹妙药,当做宝贝献给了陛下。

这灵丹妙药要真是宝贝,玉泉观也不至于落魄至此了。

但这药毕竟也吃不死人,酸酸甜甜滋味还颇为不错,陛下又是对丹药来者不拒的,就随口夸赞了一句‘还行’。

这一句夸赞传出后,玉泉观当即起死回生。

如今玉泉观虽仍不能与历史悠久的大道观比,但有路公公的时不时照拂,已是楚京城外数得上的大观了。

郑道士就出身于玉泉观,是玉泉观一位大师的众多记名弟子之一。

此时厢房内。

郑道士恭敬谄媚地低着头,将一个小匣子推到师父面前:“师父,这是虞老大人的香火钱,想求您五日后去他府上办一场祈福道场。您看?”

对面肥头大耳的陆大师,打开小匣子扫了一眼,就是挑眉问道:“只是办一场祈福道场?这些钱怕是有些太多了。”

郑道士谄媚一笑:“当然只是办一场祈福道场。只是这场祈福道场并非给虞大人府上,而是给陛下他老人家办的。”

陆大师当即面露了然,嘲讽一笑:“亡羊补牢么?能想出这一招,虞老大人也是有心了。”

郑道士只假装没听懂嘲讽,又推出了一沓厚厚银票,依旧恭敬小心地道:“只是陛下他老人家日理万机,怕是等闲听不到民间风声,也难拨冗亲自来看,届时就需要师父与路公公帮着美言提醒两句了。”

“等事成之后,除了这办道场剩下的钱,我们大人自然还会有重金酬谢。”

这番话里的意思就十分明显了。

虞太尉并不只要办祈福道场,更是要让陛下知道,并最好亲眼来看到这场祈福道场,感受到自己的忠君之心。

只是祈福道场容易办,如何让陛下知晓并到来,却是一场难事了。

尤其是现在满京城都知道陛下恶了虞太尉,纷纷退避三舍只求不沾身。

郑道士所以才会求到玉泉观头上。

自从玉泉观发迹后,满京城谁不知道其背后是路公公——陛下最信任的内侍之一。

如今满大堂撒钱的香客,起码有七成是进不了路公公的门,来玉泉观曲线救国的。

某种意义上说,虞太尉亦是其中之一。

只是他的手笔更大。

饶是见惯了世面,陆大师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